明辨、笃行、以终为始、知行合一
I文章详情
如何控制企业组织臃肿(上)
来源: | 作者:pmoa13d40 | 发布时间: 2017-10-30 | 1586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西汉承秦制,实行的是郡县两级地方政府制。全国一共100多个郡,平均一个郡管辖10-20个县。后世史家多推崇汉制,认为从汉到清,以西汉两级地方政府制是最好的。西汉后期,为加强对地方政府的监管,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,每州包括数郡,然后每个州派遣一个刺史,刺史属监督官员,代表政府去巡察地方治理。到了东汉,刺史成了常驻地方的最高行政军事长官,被称为州牧。这样地方政府就成为州、郡、县三级架构。

经过六朝演变,到了唐代,州取代了郡,郡这个编制消失了。这个时候的州比东汉的州小了很多,唐代有358个州,不过唐代的县和州又都各自分大中小三级。武则天以后,唐开始设观察史,全国分为10个道,每个道设一名观察使,观察使最初也是属于御史类官员,行监察地方治理之职。边防重地的观察使有更大的授权,可以对地方事务随宜应付,临时得以全权支配,这种观察使就是节度使。同汉代发展轨迹一样,后来观察使和节度使常驻地方,就成了地方最高长官。于是,唐代地方政府也由县、州二级变成了县、州、道三级。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,节度使权力太大,尾大不掉,遂成藩镇割据形态。唐最后亡于此。

到了宋代,还是三级地方政府制,但取消了道,建立了路,全国分为15-20个路,每个路有4个平行的长官,分别管兵工民事、财务、司法、救恤水利,这样宋代的府(州)、县两级就要奉承四个上司。宋代与唐代的另外一大区别是进一步压缩了地方权力,地方军权、财权全部集中到中央。

到了元代,在沿袭宋代路、府(州)、县的基础上,创立了一个沿用至今的新概念——省,省的本义是行中书省,中书省就是宰相府,元朝的意思就是中央宰相府派遣一个分支机构到地方上掌权,其长官相当于外驻的一个宰相。这同汉之刺史、唐之观察使有很大不同,汉、唐初衷是监督监察,渐而发展为地方最高机构,元朝的省则是中央直接派出分支管理机构,这是因元属少数民族掌权,不放心地方,所以由中央直派。

到了明代,省建制成为了正式的最高地方政府编制,长官改称为承宣布政使,省这一名字也改为布政使司,全国分为13个布政使司。明朝时的巡抚与总督不是常设官职,临时有事才设立,事完撤销,所以最高地方长官是布政使。明代在布政使司和府州这一级之间又产生了一个新层级,这个层级是布政使司派出的分司,专管行政、司法、军事其中的一块,这个层级被称为道。

到了清代,总督与巡抚成为正式的地方行政首长,布政使成为其下属,这种安排主要还是从军事统制角度出发的。清代的地方官员就成为五级制,由县令到知府,到道员,到布政使,再到巡抚或总督。

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县这一级上面就是省,后来省开始向外派出分支机构,负责协调十几个县的工作,叫做行政公署,负责人叫行署专员。1970年的时候,行政公署正式改为地区,1983年地区又改为地级市,成了目前的样子。

 

纵观历史上地方政府层级演变史,会发现政府层级由少变多,主要是因为中央政府的私欲,不放心地方政府,就用人事方法(相对于制度方法)解决问题。从中央派机构下去监察或督管,属于权术的范畴,这在元清两代体现尤为明显。本是临时措施,但时间一长,这个派出架构转而固化为地方机构,成为制度。如此反复,使得地方层级总是减不下来。中央政府的心思可以用电视剧《康熙王朝》里面的一幕做个注解:

 

康熙准备除鳌拜,派魏东亭去暗中执行,康熙送走魏东亭以后,自言自语,鳌拜背叛我了,我用魏东亭对付他,如果魏东亭也背叛我了怎么办?当时苏麻喇姑正在他身后倒茶,吓得打翻茶盏,惊恐之余忙说:奴婢罪过! 


明末清初的大学者王夫之在《黄书》里说:山东省有六个府,但有十六个分司(即道,道比府层次高,但道是按行政、司法、军事分别设的);山西省五府,有十三个分司;陕西省八府,有二十四个分司;四川省九府,有十七个分司。这样管官的官多,管民的官少。管民的官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到奉承上级官,也就没有太多心思管民了。与王夫之同时的另一大学者顾炎武在《日知录》中做过如下评述:天下太平,则小官多大官少;天下大乱,则必然是大官多小官少。

读史可以明智。应该说,历史上地方政府机构之所以层级繁多,是中央和地方不良博弈的结果。中央总是企图通过人事(权术)的方式去强化统制,开始往往只是临时之计,后来有了依赖性,也有了无可奈何,最终就成为得过且过的制度。而地方政府内部,因潜规则的规律,也必会不断增加冗员(吴思《潜规则》有论述)。于是地方政府机构整体上就越来越臃肿,效率就越来越低。用现代的语言说,就是纳税人要养越来越多的官员。

企业管理能否从历代王朝机构层级演变史中有所借鉴呢?我看能。关键在于对私欲的掌控,凡事有个度,过则伤己。解决一个问题总有多种途径,不应该专务于权术一个方面。另外,前面我也讲过,安全与效率的矛盾是任何一个组织都面临的问题,当不顾一切去保证组织“安全”时,必然会不适当地牺牲组织效率,这就是过度私欲的表现。如果把问题的核心看通透了,组织层级臃肿问题也就有了解决思路。

治国之要在于治吏,治企业之要也在对管理者的管理,管理层级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。管理层级多了,一般意味着更重控制、更重安全;管理层级少了,一般意味着更重发挥、更重效率。管理层级少意味着给下面的授权是大的,比如西汉郡县二级建制时代郡守、县令的自主权绝非明清时的知府、县令可比,而西汉的行政效率是极高的。相反,管理层级多了,上下管理岗位的工作内容一定是有重叠的,一般是上级夺了下级该做的事,比如清朝有了巡抚,就干了明朝时该属于布政使的很多工作。很多企业的经理、总监、主管副总职能常常是重叠的,特别是总监和主管副总之间(非常多的企业喜欢设置一大堆副总)。导致管理层级存在着很大的重叠臃肿。比起古代帝王,现代企业层级中存在的“私欲”还多了一项,帝王们主要还是从统治安全角度考虑,企业老板们除了安全,还会从“排场”角度考虑,因为设立一堆高管职位,让自己感觉企业很强大似的。

物理学上有个概念叫做传输损耗,套用在在管理中同样有效。管理层级多了,信息链、决策链就会变长,传输损耗就会变大。导致损耗变大的不仅仅是路径与节点本身,(这点并不太可怕,随着现在信息技术手段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可以缓解纯路径损耗),最可怕的是每个节点上活生生的人,因为他的私利与立场,导致多余的博弈行为。人之私欲很难完全消除,也不是靠层级就能改变的,但相对而言,层级越少,就越能减少这种干扰。(未完待续)